|
如何提高返修焊縫的質量?本文章由不銹鋼藥芯焊絲發布,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。在鋼結構、壓力容器產品制造安裝中,出現超標的焊接缺陷時有發生,而抓好焊縫的返修工作是保證焊接質量的關鍵。在焊接施工中,對產品的焊接大多采用手工鎢極氫弧焊、CO2氣體保護焊、焊條電弧焊與埋弧自動焊等焊接方法,而對焊縫缺陷的返修一般采用焊條電弧焊,以下是提高焊縫返修合格率的經驗要點: ①缺陷性質的確認,返修前,由焊接技術人員、無損檢測人員與有返修經驗的焊接人員共同結合X射線探傷底片具體分析焊接缺陷性質,確定存在的位置與深度(缺陷靠近正面還是反面,是外側還是內側),制定返修工藝措施,以減少因位置誤差而造成的過多返修工作量,為一次返修合格創造有利條件 ②應由有豐富焊接返修經驗、責任心強的持證焊工承擔焊接返修工作。 ③用碳弧氣刨清除缺陷,每次氣刨厚度應<3mm,以便及時發現缺陷。 ④清除缺陷后,要用手砂輪打磨滲碳層,露出金屬光澤,坡口底部呈U形。對裂紋、氣孔等缺陷,經磁粉或著色檢查,并確認缺陷已全部清除干凈后,再補焊。所用焊接材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。補焊時焊條直徑不宜大,一般直徑不宜超過4mm,第一層焊接時,根據返修母材的厚度,選擇≤3.2mm電焊條為好。焊接材料應按規定進行嚴格的烘干處理,隨用隨取,嚴格焊條使用管理制度,同批焊條不得連續烘干兩次。 ⑥焊前預熱,補焊前,對焊接坡口及150mm范圍內預熱,預熱溫度因被焊材料與部位及情況而定,力求預熱溫度上升均勻。層間溫度不得低于預熱溫度。 ⑦焊接熱輸入,嚴格遵守經過評定驗證了的焊接工藝與返修焊接技術指導書,嚴格控制焊接熱輸入,對一個補焊部位要連續焊完,中間不得停頓。 ③施焊注意事項,施焊中最易出現夾渣、未熔合、氣孔、咬邊等缺陷,造成返修失敗。 a.產生夾渣與未熔合的原因是焊接電流小,焊條角度不當或運條方法不合適所造成。防止方法是:適當加大焊接電流;寬坡口時,應采用多層多道焊,宜采用鋸齒形或月牙形運條法,焊條擺動到坡口兩側時,要稍作停留,給足坡口兩側鐵水,防止焊出中間高、兩側低、有死角的焊道,如圖所示。利用合適的焊條角度和焊接速度,防止焊渣越前,以保證焊條對坡口兩側熔合良好防止產生夾渣和未熔合等焊接缺陷。 b.密集性氣孔也是補焊中最容易出現的缺陷,主要是采用低氫焊條引弧不當所造成。為保證一次返修成功,正確引弧是關鍵,嚴禁焊工一起弧就焊接,也就是說,焊工不能在起焊處或接頭處引弧焊接,因剛引燃電弧時,電弧燃燒還不穩定,沒有形成良好的保 護氣罩,周圍的空氣很容易侵入熔池,形成氣孔,合適的引燃方法是,在起焊處或接頭處往前或往后在沒有焊縫的坡口內(或多層焊時的前一焊道上)劃擦引弧,電弧稍高點,待電弧穩定燃燒后,再迅速壓低電弧,運動至起焊處或接頭處進行接頭焊接,待焊條運至引弧處時,要稍放慢焊接速度,將其重新熔化掉,這樣做能有效防止氣孔的存在,這種引弧法也叫“往返引弧法”。 ⑨對補焊焊縫的尺寸要求,返修焊縫要注意表面質量,不得有咬邊現象出現,還要求返修焊縫不應少于兩層,焊縫長不得小于100mm,將焊縫打磨成與原焊縫外觀尺寸形狀一致,并圓滑過渡。 ⑩后熱處理,焊縫返修后,焊縫區域一般要作后熱處理,加熱溫度上升要均溫度為350℃左右,保溫1-1.5h緩冷。 最后,補焊的質量應符合有關標準規定,返修時,應有詳細的焊接施工記錄,并作為交工技術資料存檔備查。采取上述措施返修后,焊接質量穩定,探傷合格率高,基本可以不用了二次返修。 了解更多請關注不銹鋼藥芯焊絲專業生產廠家。 |